质量监督交底补充

【信息时间:2009-12-19  阅读次数:】【字号 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】

1、         质量监督申报点

除监督方案中设置的监督控制点外,在施工过程中,便于质监人员及时了解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,有效实现动态监管,设置质量监督申报点。当工程施工到申报点时,相关责任单位必须提前一天以电话或书面告之相关质监人员。下列为本工程的质量监督申报点:

(1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桩基(地基处理)子分部(□工程桩施工、□交接验收);

(2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(□基坑围护、□基槽、□基础混凝土浇筑前、□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前、□回土前);

(3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(□首层、□变异层、□中间层、顶层混凝土浇筑前、□钢结构进场交接验收、□钢结构安装、□粉刷前);

(4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专项分部工程

①建筑节能(□施工前、□隐蔽前)

②幕墙(□施工前、□构架安装)

③安装(大型地下室基础混凝土浇筑前、高层建筑首层

均压环及防侧击雷接地隐蔽前、专业安装施工单位进场

施工前

(5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装饰工程(□施工前、□样板间完成、□主要使用功能隐蔽前)

(6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,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编制(专家论证)、审批、执行专项施工方案(□基坑支护、□土方开挖、□模板支撑施工或浇筑前)

2、混凝土试件管理要求:

根据省质监总站规定,混凝土试件强度小于85%标准强度为不合格;85%-95%标准强度或大于4个等级的为异常;95%以上标准强度为合格的三种情况,监理、施工单位应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,对各个部位、各个品种留置的组数、评定方法的确定及评定值均应预控。尤其是要高度重视第二、三种(95%-115%标准强度)情况中的强度值是否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评定,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。对混凝土试件强度值在85%-95%标准强度,由监理、施工单位根据预控的评定情况确定处理方案,如果预控评定不合格,且无有效的整改措施,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,对该组试块代表的部位按要求进行检测;对于试件强度值大于4个等级的,必须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抽测,如抽测结果该组试件无代表性,或施工、监理单位经调查分析确认该组试件无代表性,也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,对该组试块代表的部位按要求进行检测。

3、         楼板厚度、钢筋保护层委托检测的有关要求:

     监理、施工单位应按要求对楼板厚度、钢筋保护层进行自测(自测的数量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),相关责任人应在自测表上签字,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(如果没有自测条件可全部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)。在自测的基础上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抽测,质监人员在资料抽查时对自测数据和委托检测数据复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