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心得5

【信息时间:2012-10-29  阅读次数:】【字号 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】
加强公职人员道德修养,要在“六要”上工夫
(读书心得体会)
 
各位领导、同志们:
   读书可以增智,可以立德,可以提高人品修养。这是大家共知的。通过我站连续两年开展读书倡廉、读书立德活动,就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如何加强道德修养,谈几点不成熟的学习体会,供我们共同学习参考。
   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道德,是一个公职人员政治素养、道德品行、思想作风、工作态度、廉洁理念等方面的综合反映。公职人员的道德不仅是检验一个人素质高低的“试金石”,更是党风行风的“风向标”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“导向仪”。道德不是小节问题,而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是大非问题。所以,我们必须加强道德修养,以德立信,以德立威,以德服众。
一、公职人员加强道德修养,信念要“坚”。
   我个人体会到,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,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立身之本,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石。值得始终坚守的,才是信念,崇高的理想信念,永远是激励我们公职人员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持。但在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时期,我们有些公职人员出现了思想糊涂、信念动摇、理想缺少的问题;有些人经不起金钱物质的诱惑,在灯红酒绿面前打了败仗;有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表示怀疑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等。归根到底,是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出了问题。所以,公职人员加强道德修养,一定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自我完善,自我提高,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和坚定性,增强政治鉴别力和“免疫力”,解决“信仰模糊”的问题,只有理想信念坚定,才能在各种思潮冲击下不动摇,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不蜕变,始终保持清风正气。
二、公职人员加强道德修养,用权要“慎”。
   我个人体会到,公职人员的岗位是为群众服务的,手中的行政权力是为群众服务的工具,行政权力用在为群众服务上是天职,用在立党为公上是尽责,用在碌碌无为上是失职,用在谋取私人利益上是渎职。以权谋私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道德本质上是格格不入的。综观一些公职人员蜕化为腐败分子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,没有解决好“谁让掌权、为谁掌权、怎样掌权”这个根本问题。公职人员手中的行政执法权力是把“双刃剑”,有权看似“风光”,但用权则有“风险”。权力的“风光”和“风险”并存。所以公职人员必须敬畏权力,古人讲:“畏法度者最乐”,我们要以如履薄冰、如临深渊之感谨慎行使行政执法权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,用权不谋个人私利,处事不循庸俗之情,依法用权、规范用权,经得起政策和法规的检验。
三、公职人员加强道德修养,干事要“真”。
   我个人认为,做事讲“真”是一种工作态度、工作作风,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。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讲,“真”同样是立德之基、依法行政之本。单位设立每个工作岗位,就是为了把整个单位工作搞好,让政府放心、群众满意。因此,公职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,以真才实学谋事业,以真心真意促真抓实干,做到用心干事,恒心成事,不当太平干部,不做糊涂干部,不做平庸干部,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岗位工作上,踏踏实实办实事,兢兢业业办好事,做一个有德有才、敢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、不出事,组织放心、群众满意的好干部、好公职人员。
四、公德人员加强道德修养,作风要“实”。
   我个人体会到,能否做到实事求是,既是思想路线问题,也是道德品质问题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威信在于实干。“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,不干,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”。一个实际行动,胜过一打纲领,思想作风实、精神境界高、工作作风实,工作才能做到家。文过饰非、阳奉阴违、弄虚作假、欺上瞒下,是人格道德低下的表现。所以,我们一定转变工作作风,说老实话、办老实事、做老实人,脚踏实地,兢兢业业履行好岗位职责,为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多办实事、多办好事、多办得人心、暖人心的事,我们的质监安监工作要少一点马虎应付,多一点扎实细致;少一点推诿扯皮,多一点责任担当、少一点随意思想,多一点规范思想,用心、用情、用力去解决监管中的问题,无愧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卫士的光荣称号。
五、公职人员加强道德修养,生活要“俭”。
   我个人从反腐案件中体会到,一些人的腐化坠落大都是从贪图享乐、挥霍无度开始的。再加上一些庸俗、低俗、媚俗文化的侵害,导致一些人操守不严、品行不端。生活奢靡、道德败坏等。因此,公德人员要自觉抵制糜烂低俗风气,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,既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爱好,又要持之有度,行之有节,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,要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清贫,顶得住诱惑,管得住小节;简单生活、简单做人;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要净化生活圈、娱乐圈、社交圈,多一些学习,少一些应酬;多一些思考,少一些娱乐;多一些静气,少一些浮躁,真正把心思用在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上,用在尽心尽责搞好岗位工作上。
六、公职人员加强道德修身,律己要“严”。
   我个人认为,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立身之本,是我们搞好公平、公正执法的基础。我们要把人格看得高于一切,把清白看得重于一切,做到清正廉洁,克己奉公。记得古人说过:“养心莫善于寡欲”。有人认为吃一点、拿一点、捞一点、玩一点,是人之常情,不足挂齿。其实这是大恶的开始,小节不管,慢慢地嘴更馋了、手更长了、心更贪了、胆更大了,就容易酿成大错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多一些踏踏实实工作,少一些斤斤计较的苛求,多一些敬业有为的奉献,少一些蝇头小利的索取。要树立正确的比较观,有些人没有树立正确比较观,认为自己能力强,工作辛苦,没有功劳有苦劳,感到自己的待遇低了,心理不平衡,于是产生了堤内损失,堤外补,到处伸手捞“好处”。最终换来牢狱之灾,造成终身遗恨。这是不少贪官犯罪的轨迹,所以我们要经常想想英雄先烈,比比先进模范、看看困难群众,多在加强修养上下功夫,少在经济收入上比多少;多在提高素质上下工夫,少在职务升迁上比快慢。要把权力、金钱、名位看得轻一些,淡一些,不能为一事一利断送前程,断送幸福,守住了法纪法规的准绳,就是守住了个人和家庭的幸福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一定要自觉养成“奉公为德,谋私为耻;清廉为荣,利己为耻”的人格道德风范。
  
   以上是个人学习的几点初浅体会,作为共同学习参考。
谢谢大家!
 

沈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