执行力就是工作效能
邓小平同志讲:“不干,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”。提高工作执行力是保障各项工作效能的基本措施。提升执行力就是提升职工队伍战斗力,是让单位一切规划、目标、措施、美好愿景变成现实的重要途径。笔者个人认为,执行力主要体现为“真干、快干、巧干、能干”这几个方面。
要真干。就是对局、站制定的工作计划、目标和措施。要不折不扣地去实施,对于“三站”、职能条线和科室(部门)认准要办的事情要坚持不懈、攻坚克难、不动摇、不懈怠地去抓紧、抓好、抓到位,要坚持用工作成效来检验科室(部门)和个人的执行力。要真干,一定要克服某些方面存在的“庸、懒、散”现象,“庸”就是平庸无为明哲保身,宁愿少干事,甚至不干事,保证不出事,四平八稳,按部就班,缺乏争创一流的实干精神。“懒”,就是不想做事、不愿做事,怕吃苦吃亏,表现在精神上萎靡不振,缺乏工作热情,或者动作怠慢,做事拖拉,效率低下。“散”表现在纪律方面就是组织松驰,推诿拖拉,工作飘浮,不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,解决基层存在的相关问题。要实干,就要真正深入企业和施工现场一线,查找问题根源,拿出切实举措,才能真正解决问题,推动各项职能管理工作跨上新台阶。
要快干。紧张快干反映的是精神状态,体现的是机关思想作风。要坚决克服不作为、慢作为的恶习,做到接受任务快、了解情况快、研究措施快、贯彻部署快、检查落实快,树立“早抓先机”理念,先人一步,快人一拍。要快干,还要做到有序,无序就会打乱仗。要善于把每项工作都化为一个个可操作、可量化、合规范标准的具体环节,做到环环紧扣,步步衔接,层层推进,从而提高工作效能。
要巧干。就是在职能管理工作中善于抓主要矛盾,就能起到纲举目张,以点带面,辐射一片的作用。如果分不清主次,抓不住重点,平均用力,就会像螃蟹抓豆腐,越抓越碎。所以在贯彻执行过程中,一定要把重点、难点搞清楚,把主要矛盾疏理出来,把工作的切入点找准,多角度观察、多方位思考,多管齐下、综合治理。要善始善终反复抓。执行既要抓中间,更要抓两头,一个执行过程的终结,其实就是下一个执行的开始。在工作中还要善于创新有新招,善于从旧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,突破思维定势和“经验束缚”,用新的科学方法优化工作手段,提高工作执行力。
要能干。执行力的内在核心是提高能力素质。在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早工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,一个人不管学历多高,知识多么丰富,都要有“能力和本领恐慌症”意识,以时不待我的精神抓学习、强素质、增本领。基本途径是要个人加强学习,并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磨练,要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抓学习。根本方法是勤于思考,经常思考自己的思想觉悟是不是符合一个公职人员的标准。经常思考自己的工作质量符不符合规范标准、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。只有经常这样反复思考问题,才能自觉在实践中把学习变成能力,在本职岗位上尽责履职,使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。
(供稿:瑞良、永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