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洁自律是幸福的基石

【信息时间:2015/5/11  阅读次数:】【字号 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】

 

廉洁自律是幸福的基石

 

 

 

 

 

明代有一个叫山云的将军被派到广西做总兵,他听说广西那个地方有送礼受贿的风气,就问一个叫郑牢的老吏自己是不是该入乡随俗。郑牢跟他说,你到广西做官犹如“一袭白袍”,千万不能入乡随俗,要不然“白袍点墨”,永远洗不干净。山云又问,如果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怎么办?郑牢说,朝廷严罚贪官,要杀头你不怕,反倒怕这些人不高兴?山云觉得有道理,坚持自守自律,在广西做了十年清官,廉洁操守始终没变。今天还讲这个故事很有意义,廉洁不仅是为官的重要品德,而且从自身幸福来说,廉洁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操守。

心理学上有个很有趣的心理压力实验,AB猫的电击进食实验。两个形状和结构相似的笼子,笼子的中间有个通电线圈,笼子两侧分别是猫的居住区与进食区。猫从居住区到进食区进食必须通过中间的通电线圈。A猫所在笼子的线圈维持稳定电压,24小时都有电;B猫所在笼子的线圈有时有电。猫要进食,A猫每次都受电击,B猫有时有,有时没有。

猫为了吃鱼,但受到电击的滋味是不好过的。实验的头一个星期,两只猫小心翼翼,两个星期过后,A猫已经相当自然,一到放食时间,自然的通过线圈,哪怕是电击;B猫出现了点问题,神情焦虑犹豫。慢慢地A猫吃了睡,睡了吃,增肥了;B猫开始出现进食减少现象。四个月过后,B猫开始断食了。实验从此结束,实验人员将B猫麻醉后进行生理解剖,发现在B猫的胃壁上显然出现了类似于人类的在压力作用下的应激性胃溃疡。

如果在实验中电击事件是压力源的话。我们可以清晰的判断A猫所受到了的压力累计作用远远大于B猫,A猫没有问题,而B猫出现了问题,这说明压力引起生理变化还有一个重要因子。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变量,也就是心理作用。

如果引入心理作用这一因子,我们就可以解释猫的电击进食实验的矛盾现象。A猫经过试探后得知,每次进食都要受到电击,在猫的内心中是一个稳定的结论,没有不确定性的焦虑。久而久之就成为了自然。 B猫却不一样,因为电击是时有,时没有,在B猫的心里始终有一个问号,存在不确定性,不确定产生心理压力,从而形成焦虑。长此以往,B猫的心身就发生了变化。

有人说时下的腐败是群体性腐败,而反腐是选择性反腐,伸手未必被抓,侥幸心理很大。一旦贪腐,受到惩罚的压力就存在,而且很不确定。公务员一旦腐败,你的处境就与B猫相类似了。一点眼前的小利益,很危险,而且很累,从此以后,心神不宁。

幸福是什么呢?人生幸福有三大要件:一是事业有成,二是家庭美满,三是身体健康。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大厦,那么事业有成、家庭幸福、身体健康就是支撑这座大厦的三根支柱,而廉洁又是三根支柱的基石。公务人员的廉洁出了问题,一切说来无意义。古人就智慧地认识到廉洁在为宫中的意义。《韩非子》中有一个《公仪休不受鱼》的记载:公仪休是鲁国的相国,他很喜欢吃鱼。整个鲁国的人都想用鱼贿赂他,他一次也没有接受。他的弟子劝他,“先生你不是很喜欢吃鱼吗?为什么不接受呢? ”公仪休答道,“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,我才不接受别人送的鱼。如果接受了别人的鱼,就要为人办事;为人办事,就不免要枉法;枉法了,就没有相国当了。如果不做相国了,即使我喜欢吃鱼,别人也不会送鱼给我吃了,我也没有了薪水可以买鱼吃。所以现在我不接受鱼,就可以长久地当相国,就能用薪水长期地买鱼给自己吃。 ”这则故事说明,公仪休是很清醒的,他爱吃鱼,可不受鱼。他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能够统一起来看,不被眼前所谓的好处所迷惑,正是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他这个人成为一个清官,从而长远过上了幸福平安的生活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来源《湖州日报》)